综合

首页 > 政策文件 > 综合 > 正文

完善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体系

     发布日期:2022-09-19     作者:林蕙青

字号:[ ]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是学科专业的制度化呈现,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集中反映,是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自我国建立学位制度以来,先后于1983年、1990年、1997年、2011年发布了四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目前使用的是2011年版,共14个学科门类、113个一级学科、47个专业学位类别。作为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四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自身规律,回应经济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为夯实国家高层次人才基础、支撑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历史性贡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调整升级。2020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20211月,国务院对深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作出部署,专门就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提出要求。同时,2011年版目录实施已有十年,按照十年修订一次的规定,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也到了修订期。可以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时一年修订发布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体系调整的重要成果。本次修订工作突出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立足“两个大局”,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调整的时代特征。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对我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和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修订工作,牢牢把握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交汇点的特殊优势,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研究生教育自身实际,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目录管理机制,主动承担起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历史重任,充分展现了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责任担当。

  二是心怀“国之大者”,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体系调整的需求导向。学科专业设置决定了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供给的基本结构,其调整既要充分反映知识融合分化和创新发展的趋势,更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为国家打造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本次修订工作,进一步强化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的同等重要地位,把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专业学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瞄准国际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针对性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气象、密码等一批学科专业,提升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是服务“中国之治”,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调整的价值取向。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也决定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调整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次修订工作,坚持“四个服务”,创造性的提出了“目录+清单”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模式,特别是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口径可大可小,编制了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为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建设提供了更加灵活快速的通道。同时,新版目录中增设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应用伦理、国际中文教育等一批学科专业,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夯实了学科基础和人才基础。

  四是坚持“博采众长”,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调整的全球视野。当今世界,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教育对外开放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提升国际影响力、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必由之路。本次修订工作,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学科专业目录管理经验,坚持规范与放权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新设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采取试点先行、成熟后再进目录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科专业目录管理中政府宏观统筹和高校微观自主设置的双重优势。同时,尊重学科专业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重点对医学、艺术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进行统筹设置,推动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两类高层次人才分类发展,加强了与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互鉴。

  总的看来,本次修订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方面体现了主动有为,在完善学科专业体系方面体现了传承发展,在构建学科专业建设新机制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必将对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朝阳西大街13号 | 邮编:075000 | 电话 : 0313-4187718 | 邮箱 : hbjgyjsb@163.com